【選購帳篷前應注意的五個重要觀念】

    當你一旦決定要開始玩露營時,帳篷就是首先要搞定的裝備了。對於初次體驗露營的朋友來說,若沒有把握未來會經常露營或繼續持續下去,可以先租用或借用朋友的帳篷,不必立刻下重本採購,或趕上朋友所選擇的帳篷。

    請先到各大露營社團以及各大社群或專業露營網站中仔細爬文,多花點時間了解各品牌帳篷的相關規格、價格、功能差異,及你口袋的預算。Outthere好野特派員在網路上收集了眾家露營達人的貼文,並親自採訪了幾位有十多年銷售戶外用品的店主意見,列出一些容易對帳篷產生誤解的地方,希望新手們在購買帳篷前,能先建立正確的觀念: 

 

 

《一》帳篷有抗寒的作用?

在戶外,帳篷的主要功能是「防風、防雨、防潮、防曬和防塵」的,為露營者提供一個相對舒適的休息環境。很多露友們對於帳篷有抗寒的迷思,但實際上帳篷是「沒有防寒的功效」的,它並不是用來保暖,因為保暖的功能是你本身準備的睡袋和著衣(洋蔥式穿法)的任務。很多露友在挑選帳篷時,會要求店家或廠商提供可以保暖抗寒的帳篷,或是認為愈厚的帳布愈能保暖,但其實這觀念是需要調整的,而且,帳布愈厚就會愈重。同樣的,遮光用的銀膠不能抗紫外線,而且愈厚就愈易脫落,物料與塗層都有其優點和先天的限制。

 

《二》買一頂萬用的帳篷?

我們去買衣服,不會要求一件衣服可以從春夏一直穿到秋冬,也不會認為同一季節裡,每天都穿一樣的衣服。我們會依照環境和場合需要,來選擇適當的衣物和配件,同理,帳篷也是一樣。世界上沒有一頂帳篷可以適合所有季節、氣候、環境和不同家庭的需求。根據帳篷設計的結構、形式、材質、配件…等的不同,達到不同的效能。

 

台灣雖地處亞熱帶,但有時一整天下來,溫差極大,尤其高海拔山區。另外,南北地區、高山平地的溫度、風力或濕度都不同,所以,很難有一頂超完美帳篷可以「一帳露全台灣」。此外,最貴的不一定是最好,事實上,也沒有最好的,只有適不適合的問題。唯有符合台灣氣候與在地化的應用,才是更貼近露友心中的最佳產品。

 

《三》互斥性的功能無法並存

每一件物品的功能之間有時是互相排斥的,有A就沒有B,有B就沒有A,無法同時存在。舉例來說:帳布是用經緯線交織,線與線的中間仍然有孔洞,雨水就會從這個縫隙滲入,所以要塗上足夠的PU和好的塗層技術,就能填補封住縫隙,藉此達到防水功效。那麼孔洞都被密密實實地封住了,這樣的帳布在透氣、透濕的效能上就有限,所以不能同時要求一塊帳布既有高效防水,又還能超級透氣、排除濕氣。以目前科技進步的速度,期待未來有可能推出更強大的機能布料(當然,最好不要貴到爆),來解決布料功能的互斥性。

 

同樣的,3秒彈開帳雖然快速立帳,輕鬆快速,但它不能抵抗風吹,還有彈的開但收不回的窘境,而且收納的體積超大。蒙古包搭帳時間較長,也比較重,但它結構穩固、空間大,但如果是玻璃纖維桿,也無法抗強風且易斷裂。印第安帳快搭拆、又輕巧是很大的優點,但無法因要求睡眠舒服想放充氣床墊而要求它沒有中間支桿、能抗強風、完全達到不返潮(蒸籠原理),因為這些與它先天的結構與設計相違背,多了解原因就能避免問題了喔!

 

《四》一分錢一分貨

很貴的帳篷,用料不一定是最好、規格最高。但很便宜的帳篷,基於原物料的成本,就絕不可能有高的規格和好的做工品質。買帳篷不比買醬油。買錯了,退換貨方便。但是在野外露營,一頂有問題的帳篷,不只掃興,可能讓你和家人狼狽不堪,甚至是發生危險,可能一夜無法成眠。所以選擇帳篷是一件要很理性的事情,切勿貪便宜,或迷信名牌,對選擇帳篷要有足夠的了解,因為在荒郊野外過夜,就全靠它了,也非使用一次兩次,馬虎不得。

 

《五》先了解自已的需求

初露的人經常是仰賴同行友人的意見,舉例參加了某某品牌的社群團露,大家用的品牌都一樣,相互取暖,品牌忠誠度高,但是往往忽略了個別需求的差異,等發現自己跟別人的要求不一定相同時,東西都買了,就得傷腦筋了。希望大家自我檢視找尋一頂最適合自己的帳篷~~

 

 

購買帳篷前,必須先審視自身的條件和需求。以下是最常見的考慮點:

1.有多少人一起露營?(人數多寡?身材與個別需要的空間?別買剛好人數的帳篷)

2.儲藏、搬運露營用品的方式?(擺放空間?有無電梯?車型大小?)

3.喜歡的露營形式?(團體還是自由行?要雨棚營區還是草皮?需要客廳帳嗎?還是一房一廳?)

4.什麼季節露營?(只有寒暑假去露營?有時間就去?)

5.喜愛的露營地點?(平地或高海拔?溪邊、山上還是海濱?)

6.自己或家人最在意的功能?(防水?抗曬?輕便?外型?….)

7.有多少預算?

 

 

帳篷是睡在外面的家,既然是家,就應該為家人考慮各種條件,選擇適合自己和家人的帳篷,才能擁有美好的露營假期。

※ 以上文章之版權由好野所有,欲刊登此文,請務必註明出處,謝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