睡袋推出市場至今,大家普遍都知道要看「溫度標示」,簡稱「溫標」,但是總有人只看廠商標註的最低溫度那個數字,只要數字愈低、價格愈便宜,就愈划算嗎?溫度就溫度,為什麼要標舒適、最低、極限溫度呢?到底那些標示溫度的數字是什麼意思呢?而且有些品牌囉唆地標了三、四個溫度,有些品牌卻只標了一、兩個溫度,甚至有些「太隨興」的廠商只草草寫了一個溫度區間,是不是看暈了?

目前國際常用的溫標檢測方法是歐規的「EN13537」溫度檢測標準,是為了統一各國家和各品牌對於溫度標示的混亂,做出統一的標示規範。然而,沒有在國際市場販售的區域性商品,例如台灣本土的睡袋,往往在溫標上顯得紊亂很多,讓消費者無所適從。

EN13537溫度測試時,是採用銅製的假人,內有20個感測器並讓該人體模型模擬正常成人穿上衣服、褲子、襪子,以接近實際的使用狀態。但無論測試如何嚴謹,畢竟是用假人且預設該人體模型是年輕男性或女性,體重和身形也固定為一般均值。但說實話,不同國家、不同年紀、不同體質的人和所處環境條件,對於溫度的感受肯定不同,即便是用EN13537測試方式出來的溫標,也只能當作參考。

有標準總比沒有好,所以要來了解一下EN13537測試出來,應該要有的溫標有四個:

MAXIMUM(最高溫標):
高溫的舒適範圍上限,正常年輕男性在拉鍊拉開與手臂伸出的狀態下,可以舒適地睡著且不會感到熱而出汗。因此,絕大部分品牌會直接省略不標示此溫度。

COMFORT(舒適溫度):
在標準的測試環境下對處於放鬆狀態的標準健康女性進行測算,不會感到寒冷或發抖,而且整晚保持身體舒適感。

LIMIT(限定溫度):
在標準的測試環境下對蜷縮在睡袋裡的標準健康男性進行測算,身體沒有發抖,而且整晚能保持身體舒適感;但女性可能會覺得有一點點涼意(Chilly)。

EXTREME(極限低溫):
在標準的測試環境下對標準的健康女性進行測算,受到嚴寒天氣的侵襲而全身發抖。此時體溫過低,時間拉長後甚至有失溫死亡之虞。極限溫度屬於理論範圍,算是公認的一種危險臨界點。

一款好的睡袋,不管表裡布料的材質、填充物的內容,最起碼必須很負責任地標示三個溫度:Comfort、Limit、Extreme 的溫度數值供消費者選購參考。而在選購睡袋時,也要考量自身對於溫度的忍受程度,怕熱、怕冷都要在溫標的數字上加加減減,才能在購買前做出正確的判斷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《註:此文為好野國際有限公司版權所有,欲轉載或做任何商業、廣告宣傳用途,請務必註明出處,謝謝合作!》